缓冲条组成原理折叠表层结构国内生产厂家选择与输送带直接接触的材料,主要采用三种方式高分子量聚乙烯板,聚氨酯、陶瓷。陶瓷耐磨性能较好,但摩擦系数特别高,容易导致输送皮带划伤,起热,冒烟。危害性枀大,陶瓷片材本身适用于泥泞环境下的输送带驱动滚滚筒包胶,选择这种面材的厂家基本上是丌了解缓冲条的使用环境和条件,盲目制作的。
提高物料输送效率而发明,起初缓冲床以及缓冲条设计样式较多,70年代连接结构主要是铝合金连接方式,长度也可以不断地调整,但是随着实际应用以及矿业井下使用的需求,其连接结构逐步被钢构所替代,实际应用中德国工程师发现,铝合金钢性不强,经常发生缓冲条的窜动现象,情况严重导致输送带的撕裂,较为重要是铝合金材料在范围内井下均禁止使用。
任何采用铝合金连接结构在井下使用均有潜在的an全隐患,因此在90年,开始德国工程师均采用钢构连接方式,
其根据几十年的发展,发现长度基本上已经固定于1220,1500两种规格,这两种长度更加科学的满足了物料下落方式以及实际应用的的需求,结构也逐步的确定了下来。铸石在防腐蚀工程中应用较早,已有几十年历史。铸石具有结构紧密,吸水率小,抗压强度高,耐磨性好的特点。